Sunday, April 09, 2006
李安與《斷背山》:李錦洪
憑《臥虎藏龍》蜚聲國際的華人導演李安,再以一套描寫同志深情的《斷背山》,勇奪金球獎四大獎項,極有可能在奧斯卡電影金像獎再創佳績。
李安的成功可以演繹為不同的故事。出身台灣嚴肅的文教家庭,父親是中學校長,卻從小醉心電影,跑進紐約大學電影的學術殿堂,對傳統家庭來說,已是莫大的顛覆。畢業後返台只落得失意落魄的苦果,在家孵了六年豆芽,毫無成績,還靠妻子先賺錢養家。但機會總留給有實力和有準備的人。一片《推手》,將中國文化推進美國的電影世界。他的電影語言充分把自己的成長和生活經驗,並對於社會文化的透視力,張露在每一格菲林中。
《斷背山》又是一套小成本的巧心製作,劇本來自女作家安妮卜露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說,李安已從《喜宴》中那國中國傳統家庭面對同性戀的困擾,躍進到美國社會的核心價值地帶。電影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初期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,兩個生活在社會基層的牧場工人(不是尊榮年代的牛仔英雄)在患難中相扶相愛相吸引的同性戀情,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,完全沒有出路和空間,於是各自結婚生子,只是偶然相約在《斷背山》釣魚重聚。電影鏡頭大部分是廣闊的山巒場景,在浩瀚的大地上,人是那麼的渺小,但真情卻是如何的偉大;當最後其中一人離世,他的朋友將骨灰帶回斷背山,也就觸動了觀眾最大的共鳴。
此片在美國相對自由開放的社會,被視為是對傳統和基要信仰的衝擊,直接挑戰整個時代對同性戀的態度,自然也挑起不同的迴響。相信在香港公演時,也會引起一番震盪。
從客觀效應分析,在李安細膩而真誠的佈局下,不帶說教和辯白,就這樣無聲無色地,扣出了動人心弦的電影滲透力。患難真情,溫柔婉約,都是他最擅長的演繹手法。
記得當年《基督最後的誘惑》在香港上演時,也出現過教會高調罷看和籲禁的聲音,今時今日,當然不能再彈此老調。《斷背山》對基督教傳統倫理價值的衝擊,肯定比《基督最後的誘惑》更強度更深入,連美國人也受其感召,這是李安成功之處。
從《喜宴》到《斷背山》,李安的顛覆性更上層樓。在欣賞與批判之餘,我只想到在同性戀這個禁忌與敏感的議題上,教會除了神學和道德的論述外,還有甚麼對話的空間,能夠從人內心和價值觀去改變某些取態?
原來我們最缺少的,仍是那份情,以及對人性的體貼,人心的觸動。如果只剩下決絕和對立,最後只有比較拳頭和權力了。
「耶穌說:『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罷,從此不要再犯罪了!』」(約八:11)
時代論壇 第九六三期.二OO六年二月十二日
李安的成功可以演繹為不同的故事。出身台灣嚴肅的文教家庭,父親是中學校長,卻從小醉心電影,跑進紐約大學電影的學術殿堂,對傳統家庭來說,已是莫大的顛覆。畢業後返台只落得失意落魄的苦果,在家孵了六年豆芽,毫無成績,還靠妻子先賺錢養家。但機會總留給有實力和有準備的人。一片《推手》,將中國文化推進美國的電影世界。他的電影語言充分把自己的成長和生活經驗,並對於社會文化的透視力,張露在每一格菲林中。
《斷背山》又是一套小成本的巧心製作,劇本來自女作家安妮卜露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說,李安已從《喜宴》中那國中國傳統家庭面對同性戀的困擾,躍進到美國社會的核心價值地帶。電影的背景是六十年代初期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,兩個生活在社會基層的牧場工人(不是尊榮年代的牛仔英雄)在患難中相扶相愛相吸引的同性戀情,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,完全沒有出路和空間,於是各自結婚生子,只是偶然相約在《斷背山》釣魚重聚。電影鏡頭大部分是廣闊的山巒場景,在浩瀚的大地上,人是那麼的渺小,但真情卻是如何的偉大;當最後其中一人離世,他的朋友將骨灰帶回斷背山,也就觸動了觀眾最大的共鳴。
此片在美國相對自由開放的社會,被視為是對傳統和基要信仰的衝擊,直接挑戰整個時代對同性戀的態度,自然也挑起不同的迴響。相信在香港公演時,也會引起一番震盪。
從客觀效應分析,在李安細膩而真誠的佈局下,不帶說教和辯白,就這樣無聲無色地,扣出了動人心弦的電影滲透力。患難真情,溫柔婉約,都是他最擅長的演繹手法。
記得當年《基督最後的誘惑》在香港上演時,也出現過教會高調罷看和籲禁的聲音,今時今日,當然不能再彈此老調。《斷背山》對基督教傳統倫理價值的衝擊,肯定比《基督最後的誘惑》更強度更深入,連美國人也受其感召,這是李安成功之處。
從《喜宴》到《斷背山》,李安的顛覆性更上層樓。在欣賞與批判之餘,我只想到在同性戀這個禁忌與敏感的議題上,教會除了神學和道德的論述外,還有甚麼對話的空間,能夠從人內心和價值觀去改變某些取態?
原來我們最缺少的,仍是那份情,以及對人性的體貼,人心的觸動。如果只剩下決絕和對立,最後只有比較拳頭和權力了。
「耶穌說:『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罷,從此不要再犯罪了!』」(約八:11)
時代論壇 第九六三期.二OO六年二月十二日